本篇文章2701字,读完约7分钟
主笔|石门客上海报道
12月2日下午4点,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一法庭。 两个下午的审判继续,在这里落下帷幕。
“本案定期宣判,现在宣布休庭”面无表情的女法官说了这最后一句话,站在被告席上的新西兰人上海人张龙其身体突然轻微摇晃,戴着手铐的双手在桌子上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站在张身边的另一个被告人,妻子潘蓉脸色苍白,身体也轻轻摇晃着。
法警打开审判区和旁听区之间的隔离门,旁听席唐素娟冲进来,拥抱摇摇欲坠的潘蓉,小声安慰她不哭,自己的眼泪受不了了,两个四十三岁的上海女性突然哭了。
唐素娟旁听的这个事件,是上海第一个外籍人员在拆迁纠纷中犯罪的事件。 只有两张上海市第一检察分院的起诉书,用96字概括了事件。
“2008年6月12日上午,为了阻碍中国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依法组织实施的拆迁行动,张龙其被告、潘蓉在市闵行区吴家巷村陆家弄24日的3楼阳台上,向执行拆迁的员工和车辆投掷自制的汽油燃烧瓶。 ”。
这个案件是非常简单的刑事案件,第一审归中院管辖,第一是起因于其中的涉外因素。 站在被告人座位上的潘蓉和张龙这对夫妇,是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意义上的上海人,也是新西兰人市民。
二十年前的老同学
潘蓉是唐素娟二十多年前的高中同学。
唐素娟的老家是闵行区华漕镇,潘蓉的老家是长宁区。 根据上海人的一般意义,唐素娟只能说是上海的乡巴佬,潘蓉是标准的上海市人。 二十年前的上海,这个城乡差别多少很明显。
但这并不妨碍两个人在中学成为好朋友。 1985年两人毕业于同一所高中,唐素娟考上了上海师范大学,潘蓉在上海教育学院接受幼儿教育。 两人都读了两年制的专业课,毕业后分别分配了一名员工,乡巴佬唐素娟进入了上海市环卫局下属的水上管理处,潘蓉就职于当时有名的国企。
在那之后的7年里,就像各自感叹的人生邂逅一样,这两个上海女性的轨迹渐渐远去了。 1990年以后,唐朝机关从行政机关转制为国企性质的运输企业,之后遇到了集体下岗和分流。 2002年,这家公司正式破产了。 其间,过度劳累的唐又双眼视网膜脱落,从此戴上1600度的近视眼镜,每月靠991张社会保险工资生活。
唐素娟逐渐进入困境的时候,也是1992年以后上海开始急速发展的时候。 正好这个时候,潘蓉成为第一个移居海外的上海人之一。 1994年,她和丈夫张龙其一起技术移民入籍新西兰,之后几年父母和哥哥也相继移居新西兰。
这位老同学的重逢在2006年春天,世博会前夕在上海。
二十年后的拆线
唐素娟是在开封见到潘蓉的,她听说20年前的老同学移居新西兰,这次她结婚的丈夫和自己在同一个城市张龙其,回国也是为了解决和自己一样的拆迁问题。
1994年出国前,潘蓉的继父张全余将三项祖居财产权赠送给张龙其和潘蓉夫妇。 该公证机构办理公证手续的不动产,闵行区华漕镇吴家巷村陆家位于24日。 2005年,从新西兰回国迅速发展的张龙将其改建为近500平方米的四层小洋馆。
唐素娟老家华漕镇范巷村康又是一所260平方米的小医院,下岗回家后和妹妹和父亲住在一起。 她心里想按照拆迁政策实行一户一户的政策进行合理的评价后拆迁。
两家不到500米,位于虹桥机场边缘,面临着世博会前上海虹桥机场交通中心工程扩建的拆迁问题。 具体去潘蓉的目的地是上海机场集团,唐素娟是上海莞虹投资有限企业。
撤走的人谈了几次,双方的目标无论如何都没有达成一致,既不是面积,也不是评价,也不是补偿金额。 潘蓉和唐素娟的形象是,整个2007年都在焦躁和不安中度过的。 这种紧张的气氛,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越来越白热化,闵行区房地产局的强制执行行政判决也被送来了。 唐素娟每次见到潘蓉,都陆续传来周围邻居们的房子被强制拆除的消息。
潘蓉总是安慰自己,根据新西兰法律,即使与公共工程拆迁有关,首先政府给出判断价格,如果你觉得不公平,政府出钱,市场上随机选择两个有权威的判断机构,以平均的判断价格 她希望自己的新西兰籍身份能提供一些安全屏障。 “如果真的不会说话,等法院的判决结果就行了。 这是上海,道理也没说什么吧? ”。
但是,到了6月10日,被拆迁的人通知准备强制拆除,潘蓉的心也有点慌张,开始给新西兰上海领事馆的官员打电话,给上海市政府的办公室打了电话。 11日晚上,她表哥徐均来吃饭,政府说应该考虑国际影响,不会强行拆毁外国人的房子,为了安慰她,那天晚上住在了面包屋。 张龙之开始把汽油桶搬家,为了鼓起勇气,还把网上买的弓弩带回新西兰打鸭子。
这一天晚上唐素娟也睡不好,她不一定总是能保持老同学的家,而且觉得必须做好万一,所以晚上安静地安排dv万一强行拆除的准备就留下证据。
电喇叭中的推进战
6月12日早上,潘蓉被挖掘机不断逼近的履带声音吵醒,说:“我以为又发生了地震。” 潘和丈夫看到逼近窗外的拆迁队,慌忙给领事馆打电话,给市政府办公室打电话。 这个时候还没有人上班。 最后打110,对方说在公务。 不安无助的潘蓉最后翻了一瓶威士忌,喝了几口后,和丈夫一起爬上屋顶,留下徐均在卧室照顾孩子。
现场已经拉了警戒线,这时唐素娟准备工作,她把找照相机的师傅安静地放在附近的车间,留下了10分钟的现场录像。
画面中,潘蓉和丈夫站在屋顶平台上,戴牛仔帽的张龙穿着黑衣服黑裤子,一言不发地站在平台中间,背上黑弓弩,脚下堆满了散落在平台上的啤酒瓶
潘蓉也是黑色t恤和沙滩裤子,与拥有冷兵器时代装备的丈夫相比,站在屋顶东侧的面包除了手持的电喇叭,手上没有铁。
画面上,这对黑色衣服的夫妇站在屋顶上,楼下有几十人组成的解体队,前导着几台挖掘机。 现场看到明显的警戒线,附近有两辆消防车和武装消防警察。 远处停着一辆警车,七八名穿着警服的警察站在警戒线旁边。 在警戒线外的车间附近,一点一点地拆除房子包围着。
潘蓉和丈夫试图保护的这座孤立的四层小楼,实际上被四面林立的脚手架包围着。 在搅拌机的轰鸣声中,钢筋混凝土灌木丛的起重机长臂一个接一个地起伏,有时从这对夫妇的头上掠过。
这个强制拆除是从两个扬声器之间互相喊叫开始的。
拿着号角的潘蓉,像宣言一样在楼下反复宣布了好几次。
“我们是新西兰公民。 请什么都不要做。 不那样做的话会流血的。 ”。
她也有推特。
“每个国家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如果不遵守中国的法律,也会被同样调查! ”。
“你是什么样的法律? 强盗! 你代表法院吗? 拜托了。 我是新西兰人。 你现在说的是代表法院吗? 新西兰公民都是守法公民”
对方的喇叭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骂了一句:“你这个卖国贼!”
这场强解体和反强解体斗争,此时似乎很快发展成了以民族主义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推进战。
来源:鞍山新闻
标题:【要闻】夫妇投掷自制汽油燃烧瓶防止祖居被强拆(组)
地址:http://www.aqj6.com/aszx/23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