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41字,读完约2分钟

鞍山市国家级非遗产项目海城高跷,不久前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成为我省唯一的非遗产项目。在此次评选的50个优秀保护实践案例中,海城高跷在传统舞蹈类中排名第二。

最近,邢传佩正忙着为全体演员制作新服装。他说,最近几天的热门表演相对较少,所以趁这个时间赶快敲定演员的新服装。团里的事情很多,邢传佩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否则他会不放心的。

受父亲的影响,邢传佩从小就喜欢高跷秧歌。从小学到初中,他一直活跃在学校文艺队伍中。16岁时,邢传培师从其叔父邢,专攻高跷技术,在高跷中起指挥作用。在海城县艺术团当演员的五年里,邢传培学到了很多宝贵的表演经验,后来被派到艺术团下属的剧院做业务工作。由于他灵活的思维和想法,邢传培很快成为了剧院的业务经理。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访国家非遗项目海城高跷的代表性传承人邢传培

1980年,邢传培创办了海城民间高桥秧歌艺术团,并任团长。第一场演出是去北京参加龙潭杯庙会,一举获得飞龙奖。1989年10月,经文化部批准,邢传佩率团赴欧洲参加在奥地利举行的第11届克雷姆斯国际民间艺术节和在匈牙利举行的第5届克拉根福国际民间艺术节。在30多天的演出中,邢传佩带领艺术团走访了30多个城市,演出了50多场。征服了欧洲的观众,使海城高跷赢得了东方木棒芭蕾的声誉。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访国家非遗项目海城高跷的代表性传承人邢传培

邢传佩说,该剧团有200多名演员和70多名一线演员。目前,全国有2名非遗传性继承人,3名市级非遗传性继承人,12名县级非遗传性继承人。经过邢传佩夫妇的不断创新、整理和挖掘,该团共有8首经典海城高跷秧歌作品,如《盛世中国风》、《告诉法官》、《婆婆逗女婿》。新创作的《飞蝴蝶》已经排练过了,将很快与观众见面。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访国家非遗项目海城高跷的代表性传承人邢传培

邢传培自豪地说,除了领舞,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安排作品,或者是自愿去学校教海城高跷。2017年,海城同泽中学将海城高跷列为中学教育选修课,并成立海城高跷学生协会。该团主要演员邢传佩每周都会走进校园给学生们做公益讲座。邢传培说:如果海城高跷要接班人,非基因传承人必须起到传承和帮助乐队的作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代代相传。

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访国家非遗项目海城高跷的代表性传承人邢传培

鞍山日报全媒体记者赵

来源:鞍山新闻

标题: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访国家非遗项目海城高跷的代表性传承人邢传培

地址:http://www.aqj6.com/aszx/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