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21字,读完约9分钟

本报特约记者陶蹊

11月9日,在香港科技大学就读的内地博士生葛登被发现在宿舍炫耀死亡。 这场悲剧在香港和内地教育界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香港科技大学校方表示,葛登生前患有抑郁症,自杀可能与此有关。 但是,也有人认为葛登是领导跳槽,学业、就业都面临很大压力而自杀的。 领导和学校方面很难承担那个责任。 这场悲剧以内地港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和香港大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话题。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1 .给人活泼乐观的印象,是辩论赛中最好的辩手

葛登今年27岁,是香港科学技术大学化学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10月9日晚上,两个同学去宿舍找他,敲门没有回应,电话也没有接。 他们怀疑葛登出了事故,就通知宿舍管理员协助开门。 开门后,葛登发现上吊昏迷,立即报警。 消防员、警察、医务人员相继赶到现场,表示葛登死亡。 据报道,警察封锁现场进行调查时,在宿舍内发现了留下“因病自杀”的遗言的便条。 后来,警察认定葛登死的确实是自杀。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葛东是江苏南通人,是家里的独生子。 据认识他的很多同学介绍,葛登从小学习成绩优异,中学时代在全国化学竞赛中获得过一等奖。 1998年提前招生,进入南京大学基础学科教育强化部,2002年以优异成绩获得理学学士学位,被送往南京大学化学系获得硕士学位。 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后,赴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在南京大学学习期间,葛登一直活跃乐观,是学校辩论赛最好的律师,曾经担任学校科学协会主席,参加大学生科技三下乡的暑期实践,获得过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会铜奖。 到了香港科技大学后,他也是活动的积极分子,担任“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副主席,是足球队的负责人。 他为内地学生组织了2006年中秋节晚会,编纂了面向内地新生的《内地学生学者实用手册》,以热情和博学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乐趣。 因此,多个同学不能把“自杀”这个词和在他们看来是“自信、开朗”的葛登联系在一起,因为他们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2 .领导“跳槽”,让你退学吗?

悲剧发生后,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第一时间给全校学生发了一封英语公开信,表明葛登生前患有抑郁症。 但是,科大的多个学生,特别是内地的学生群体强烈质疑校方对事件发生后的解释有偏差,认为“不仅仅是葛登的个人性格因素”。 很多对葛登很了解的同学说,与很多内地生相比,葛登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相当明亮。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网名为“seeu”的学生在科大“清水湾”的bbs上投稿,“经常听说葛炜组织足球俱乐部,也看了一些bbs上发表的足球比赛的复印件,认为“葛炜是文章和活跃的身体”。 据说他最近在校园里和葛登见过几次面,感觉“心事重重”。 但是,他不太相信校方的“葛登患有抑郁症”。 “这么活跃,参与了这么多学生活动,文章也这么流利的人,想想你一直是抑郁症患者吗? 是什么把他逼到了这个地步? ”。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11月13日,网民“gifter”向“清水湾”bbs发布了“关于葛登的真相”的帖子,明确了很多“内情”。 “gifter”说:“他那个‘和蔼可亲’的老板(博导)抛弃了他们。 老板要去美国。 无视他们,只是让他们,朝另一个研究方向移动还是去美国,否则自己去工作吧。 ”。 “去美国意味着香港科大这几年无谓的损失,需要再读五六年。 绕个别方向的老板? 好像有点残忍……葛登跟我说,他这个专家很难找工作。 他有很多弟子跳槽,向企业和保险企业咨询。 ”。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根据《gifter》的投稿,葛登投了几个月的简历,面试机会微乎其微。 为了得到房地产企业见习管理者的地位,他把自己的学历写得低一点,但依然没有得到面试的机会。 “不到四个月他的自信就被严重破坏了”“gifter”说:“他终于决定读另一个方向,但他现在的上司提前去了美国,所以无法处理这个事件。 老板让他退学了! 让全国化学竞赛一等奖的学生退学南大飞行员班、保研优秀的学生吗? 我真的不知道这位领导人是怎么想的。 ”。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据该同学介绍,今年8月,葛登领导人徐兵教授的简历刊登在美国布兰德斯大学的网站上,表明他“跳槽”到了该校。 认知葛登的网友“海天”也说领导要去美国,“他突然不得不在短时间内找工作,毕业论文,答辩,非常紧张”。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3 .校方称之为“独立”的领导人徐兵,“极其悲伤”。

有一段时间,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疑问矛头集中在徐兵教授身上,他只重视自己的利益,指责学生将来没有责任感。 另外,学校方面研究生学业的管理制度也成为批评的对象。

根据《清水湾》bbs上刊登的帖子,“现在科大的研究生大部分来自内地,加上语言障碍,被认为很难……他的导师不得不跳槽。 这无可厚非,但如何解决部下的学生,不仅仅是领导的责任感等问题”。 另外,“学生们并不只怪领导。 大家的共同意见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学校需要有显示对学生协助的制度。 比如,如果学校能为葛登先生提供继续学业的可能性,他可能就不能只看到绝路。 ”。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11月13日,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发出第二封给全校师生的英语公开信,表示邀请全校学生参加特别座谈会,倾听和理解同学们的意见,从而帮助心理困惑的学生处理感情问题。

这个特别座谈会于11月14日下午5点15分在科大礼堂召开,到场者达到500人,校长和校内的数字管理者出席。 争论激烈,预定的约1个半小时的座谈会持续到晚上8点。 座谈会结束后,葛登和生前关系最密切的足球队成员兴奋地呆着,继续和校长交流。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座谈会上,葛登的领导徐兵没有出席,葛登和“同门”的学生也没有出席。 徐兵教授已经从外地回到香港,但据说“因为极为伤心,不能出席座谈会”。 在科大校园里哀悼葛登的大报纸下面,摆放着徐兵和门下学生一起尊敬的花篮。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校方痛感葛登,但这是“独立”,强调与领导的行为和学校的管理模式没有必然的联系。 校方否认徐兵赴美,称收到了美国布兰德斯大学的聘书,但未能接受。

4 .生前接受过心理和药物治疗

葛炜参加活动的科大“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在“清水湾”bbs上发布新闻,在与学校学生事务处主任的会面中,确认葛炜生前患有抑郁症,确认接受心理和药物治疗,学校保存了相关记录。

葛登在母校南京大学的网站上写博客,里面的文案也反映了近年来他背负着很大的精神压力。

葛登的博客被称为“neverworried的blog——一蓑烟一生”。 2005年3月,他从南京大学毕业时,写了这样的复印件。 “上帝好像给了我很好的感觉。 领导的批评、杂志的退稿、实验失败、感情的离开,总是出乎意料地折磨着我”。

五个月后,他到达香港,自信能很快适应那里的生活。 “因为学校有共同的气质,我很快适应和融入了这一切,不兴奋,没有陌生感,我平静地吓了我自己,我感觉我已经在这所学校生活了好几年了。”

但是不久,葛登发现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有点格格不入。 他在博客上写道,与香港学生接触的机会很少。 香港学生之间用粤语说话,不能自由表达和交流使他不舒服。 “香港学生一般笑个不停,但我和另一个内地学生只有面对面的份。 ”。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葛登博客的最后一个副本是“看不见的春天”,于2006年4月发表。 “我太热心了吗? 还是太功利了? 你成了看不见春天的盲人? 我太重视这个ph.d.(博士)的学位了,积极奔走吗? 实验室,宿舍,偶尔街上的超市,几乎成了我生活的全部……我也没有选择呆着,但我走得太快了,不知道路边有没有花开。 我放弃了春天,春天也放弃了我。 ”。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5 .学历越高就业越难吗?

葛登自杀了,再次引起了对港内学生生活状况的关注。 目前在香港学习的内地学生约6000人。 据有关人士分析,香港各大学积极向内地学生公布了不同的合作计划,但仍有三个缺点:这些支持偏向本科生,忽视了研究生。 不重视理工科学生与当地社会接触不足的问题学生的指导只是大致面向整体,缺乏案例的对比性。 像葛登这样的内地理科研究生,很少与香港学生和社会接触,很难融入香港社会。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另外,香港大学内的学习压力很大,毕业后找工作的时候也是这样。 据报告香港大学研究生的失业率比本科毕业生高一倍以上。 据人事顾问企业介绍,市场上适合没有经验的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职位不到5%,即使他们自愿“降级”,要求只要求本科学历的职位,也有可能被拒绝,葛登这样的纯粹的理科生,可以走更窄的路。

【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参考资料

内地近年自杀个案

2002年5月26日,香港浸会大学清华大学来的交换生在九龙塘宿舍跳楼死亡。

2004年7月1日,香港科学技术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内地博士研究生从学术大楼上掉下来,受重伤而不治之症。

来源:鞍山新闻

标题:【要闻】内地博士在香港校园自杀背后

地址:http://www.aqj6.com/aszx/2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