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93字,读完约5分钟
骨灰结束后,在陶罐里插上菊花的员工,把装有骨灰的陶罐放在海里的亲戚里有点不舍地撒下家乡的土走了很远
■记者李靖蔡铮/报道董竞琦/摄影
年6月14日9点30分,大连海域有雾。 载着长春市第一艘公益海葬牺牲者135人遗骨的轮船停在了海中央。 在花和音乐的陪伴下,载着逝者遗骨的分解陶罐缓缓入海。 那时,海鸥在飞……
■6月13日8点30分
踏上遥远的旅途
带着家乡的水土家人不离家
6月13日7点30分,参加海葬的135名死者家属为远航的亲属送行,领取了“海葬纪念证”。 虽然决定参加海葬,但还是挥之不去,流下了眼泪。
郑家三姐弟亲手把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骨灰撒在海里。 “四个老人在20世纪80年代去世了。 老人生前有着让灵魂回到大海的愿望。 祖母和爷爷来自辽宁的海边小镇,爷爷和奶奶来自山东的海边小镇,因为四个老人从小住在海边,对大海有特别的感情。 ”。 郑先生说。
8点30分,带上家乡的水和土,伴着家乡的朝阳出发。
■6月14日7点
大海上升,雾似乎挽留死去的人
14日早上,大连、雾、高耸的建筑物隐藏在雾中,看起来很美,但不利于出海。 所以只好推迟预定的海葬时间。
7点左右,雾变淡了,公共汽车驶向港口,登上船,挂着“公益海葬”横幅的大船驶向指定海域。
船舱里布置完毕,黄白色的菊花加强了悲伤的气氛,挂着写着135名死者名字的牌子,很多遗骨已经装在蓝色的分解袋里,装在焚烧深海泥沙制成的分解罐里,起了名字。
■6月14日9点11分
伴随着爆竹声亲人远行
9点11分,大船进入波涛汹涌的大海,到达指定的海葬地。 船上响起了爆竹声,这是当地风俗制造的。
肃立,默哀。 把从家乡长春带来的水和土撒在海里,让死者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家乡的温柔。
家人把装了骨灰的分解罐沿着船舷轻轻地放入海里,撒上菊花,分解罐随着花漂浮在海面上随着波浪远行。
目送。
开放的母亲为孩子树立榜样
14日早上,参加海葬的9名家属打算从长春坐火车赶到大连,将亲人的骨灰亲自撒在海里,送走远航父母们的最后一段路。
小赵一个人来了大连。 她自己把骨灰放在分解罐里,好好收紧,插上花,抱在怀里。 她闭上眼睛,静静地祈祷。
“我们姐妹三个人,我是老板,人工作忙没时间,所以我自己来了”赵先生就参加海葬的事,她和姐妹商量了一下。 所有的同意都认为海很宽,比寄存在殡仪馆更宽。 “我父母都是开通人,他们一定同意我们的选择。 而且,我就这样给孩子也做了表率。 我五十多岁了,只有一个女儿。 海葬可以减少给孩子们带来的麻烦。 我想让孩子们知道,人珍惜生命,好好地活着,活着的时候享受生活,尊敬父母,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不会留下任何负担。 ”。
用孝顺父母的灵魂回到大海
刘先生的三个姐姐也是从长春来的,让父母远航。 “母亲生前是老师,来自山东海边的城镇,临终前多次说。 我想把她的骨灰撒在黄海入海口,我们总是舍不得,想再留几年。 这次,让我们完成了。 遗憾的是地点不同,但我相信同一个灵魂回到大海,父母在天之灵能满足”。 刘先生觉得海葬很好,节约土地。 “一个人占领土地,也占了很多土地啊。 把骨灰撒在海里,节约土地,可以改变风俗。 ”。
白发人送黑发在天空漫游
瘦孙子抱着骨灰盒哭着进了船舱,她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哭着有点虚脱了。 原来,她今天来送行的死者是她唯一的儿子,去世时22岁,在交通事故中去世,“去”还不到3年。 “他是上海一级健身教练,2007年中秋节回来看我们,骑着同学的摩托车出来,家人团聚的那天,我们家散了。 看到有人夸耀的热情阳光男孩,一瞬间就消失了。 ”。
孙先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她说她在列车上的时候已经不容易了。 我现在更受不了了。 去年10月,因为失去了儿子,悲伤的同伴也去世了。 “我什么都没有,也没有希望,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孩子生前喜欢大海,热爱生活,不想让他进入狭窄空之间。 我带他去广阔的大海,无论是展翅还是在海底游泳,让他有广阔的空之间吧。 ”。
环境保护
海葬推进葬礼改革
长春市葬礼服务中心主任刘学敏说,海葬作为沿海发达城市阶段性宣传的简单型遗骨解决方法,不占土地资源、环境保护、象征性纪念意义等优点,得到很多人的赞同和支持。
省民政厅副厅长邹占卿表示,葬礼改革作为社会改革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周恩来总理就葬礼改革工作说,从遗体保存到遗体火葬是葬礼改革的第一次革命,从遗骨保存到没有遗骨是葬礼改革的第二次革命 135名死者的遗骨撒在海里,使生命回归自然,实现葬礼改革的第二次革命也是社会文明的进步。 这次公益海葬开创了我省公益海葬活动的先例,是对我省葬礼改革事业的有力推进。
来源:鞍山新闻
标题:【要闻】海葬
地址:http://www.aqj6.com/aszx/22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