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2字,读完约5分钟
该省25例重症病例已转为普通病例
几天前,我的身体充满了管子,我需要“人工肺”来呼吸。现在我可以问候医务人员了。2月19日,记者再次前往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和沈阳市肺炎集中治疗中心。通过视频链接,可以看到病人情绪很好,不仅可以毫无障碍地与医生交流,还伸出大拇指表示感谢。马肖春再三鼓励他,告诉他要“从心理上放轻松”,“睡个好觉”。
马告诉记者,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生死营救,每个关键节点都可能走到一个与结果完全相反的岔路口。幸运的是,他们在每个环节都做出了最有利的判断和决定,最终病人的病情得到了改善。每个关键节点和每个决定都离不开重症监护团队的努力。
为了充分治疗肺炎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在COVID-19中,根据“四集中”原则,重症患者集中在三个区域治疗中心进行集中治疗。同时,全省优势医疗资源得到统筹配置,医疗队被派往三个区域集中治疗中心,迅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危重病医疗队负责协调和管理全省重症患者的医疗工作,实时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并组织专家每天进行集中会诊。为了完成对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他们还成立了一个紧急机动小组随时赶赴袖手旁观。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马作为辽宁省COVID-19重症肺炎治疗专家组组长,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2月5日,马带领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0名医生和46名护理人员进入沈阳市肺炎集中治疗中心(COVID-19),5所省级医院和9所以重症为主的市级医院的医疗骨干也陆续进入沈阳市中心。
同时,大连中心和锦州肺炎集中治疗中心也迎来了来自多家医院的医疗团队。其中,9家省属医院和6家市级医院的27名医疗骨干在大连市肺炎集中治疗中心落户;来自7家省级医院和11家市级医院的40名医疗骨干在锦州市肺炎集中治疗中心落户。不同医院的重症医护人员组成了新的重症监护团队,在马主任的领导下,统一、协调、有序、科学、规范地开展工作,全力救治每一位重症COVID-19肺炎患者。
2月19日上午9点,在临时设立于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5号楼的一线指挥部,马与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吴、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志丹等指挥部专家一起,对全省每一位危重病人进行了集中会诊,为下一步的救治提供指导。
在全省重症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截至2月20日14: 00,我省确诊重症病例31例,其中重症病例25例转为普通病例。有2例危重病例和3例重症病例。沈阳中心的危重病人于2月9日开始“人工肺”。经过9天的全面治疗,“人工肺”终于在17日被移除,呼吸机在18日被移除。目前,他可以自主呼吸,痰和血液检测了两次,均为阴性。
更多的责任,更多的努力
20多名医务人员前来保护一名危重病人
与普通病人相比,危重病人的治疗要求医务人员承担更大的责任,拥有更高的技术,付出更多的努力。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张志丹是沈阳市肺炎集中治疗中心的执行主任。她告诉记者,在体外循环和呼吸机治疗期间,需要20多名医生和护士分五个班次治疗和护理危重病人,每个班次6小时,3名护士和1-2名医生。两名护士在病房工作6小时,照顾病人,维持呼吸机和ecmo的正常运行,另一名护士负责记录、服药和运送物品;一名医生全职负责病人的医疗工作,如果病情突然变化,另一名医生将协助治疗。在此期间,病房里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工作都非常努力,每次调整病人的体位都特别困难,尤其是换成俯卧位时,需要几个人一起工作。
医务人员每天都与病人密切接触,尤其是在做一些检查时,甚至有感染的危险。然而,他们一下命令,就毫无怨言地立即赶到了岗位。
“在负压病房里,穿着防护服不能去厕所,所以我们上班前都少吃不喝。由于长期戴头盔、口罩和护目镜,许多人的耳朵和额头两侧都有水泡,有些地方甚至破皮出血;护士采血时需要戴护目镜和三四层手套,这使得简单的操作非常困难,但是每个护士都很熟练,在采血时“打中了血。”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周丹说。
由马率领的医疗队密切关注全省每一位重症COVID-19肺炎患者。就在最近,由于朝阳区COVID-19医院的一名重症肺炎患者不具备转运条件,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朱然教授带领10多名医疗骨干从沈阳到朝阳,与当地重症监护团队共同开展抢救工作。
他不仅不遗余力地救治每一位病危病人,而且马还密切关注湖北前线的情况。“我们的许多危重病医护人员都去了武汉。他们承受着更大的压力,承担着更多的责任,甚至冒着牺牲的风险。”话虽如此,重症监护室的负责人,说话做事干净利落,却一度哽咽。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省的病危人员站在最前线,与千千成千上万的白人士兵一起用行动履行他们的职责,用真情保护他们的生命。
来源:鞍山新闻
标题:全力救治!辽宁31例重型病例已有25例转为普通型
地址:http://www.aqj6.com/aszx/11696.html